研究結果
  (一)孩子經濟成本的特徵及其轉型期的變化
  按照以往的研究,1986年北京城鄉0-16歲未成年人口的家庭投資分別為17 046元和10 520元(馮立天等,1987)。1995年陝西咸陽農村地區0-16歲孩子的經濟成本在3萬元左右(朱楚珠等,1996),廈門市0-16歲孩子的撫養費總計為119 829元,其中教育費為17 573元,占總費用的14.67%(葉文振,1998)。近年來撫養孩子的經濟成本迅速增長並呈架構性變化。  
  附(2)  
  1、孕產期的直接和間接成本差異較大
  據104位2000年7月後生育孩子的被訪估算,自妻子懷孕到生育期間,戶均共花費13 000元。其中住院生育費為最高,人均近5 000元,其次是營養費和孕產期檢查費,人均都在3 000元左右。但從較高的標準差來看,不同家庭的差異仍較大,比如,住院生育費的標準差為±31 300元,最低僅1 000元,最高則達20 000元;懷孕/生育期營養費的標準差高達±37 200元,最低為0,最高達20 000元(見表1)。
  由於61%的妻子享受醫療和孕產福利保障/生育保險(人均約為2 100元±2 300元,最高達10 800元),因此,實際上家庭支付的各項孕產期費用人均11 000元左右。此外,孕育孩子的間接經濟成本也不可低估,正在哺乳期的母親自懷孕以來因請假、產假或退職等的間接經濟損失人均為10 800元(其中最高達15萬元),丈夫的間接損失為人均800元(最高4.8萬元)。即使不計此後的間接經濟損失,孕育一個孩子的總經濟成本已平均高達2萬元以上,但個體差異仍十分顯著,最低的僅為3800元,最高的近16萬元。
  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的家庭支出在不同階段以及不同項目的差異均較大,概括而言,父母所付出的經濟成本具有如下特徵︰
  2、教育成本在孩子總經濟成本中的比重驟升
  子女教育費在近年猛長的趨勢已是不爭的事實,本研究對子女各類費用架構的分析結果顯示,用於子女學校教育、補課/培養訓練/家教/書報/文具等費占子女總支出中的比重總體上僅低於飲食/點心/營養費,其中自子女就讀高中起,教育費(包括補課/培養訓練/家教/書報/文具等費)在子女總支出中的比重已超過飲食/點心/營養費,直至不在讀才顯著下降(見表2)。
  與以往研究結果相比,本研究的教育成本自幼托班起占子女所有花費中的比重在22-41%之間,可以說增長速度飛快。表2的統計結果表明,學前教育的花費顯著高於中國小義務教育,幼托班的年學雜費人均4 600元,而支出6 000元及以上的占26%,最高的達23 000元以上。不少父母為了子女能受到較好的早期教育,不惜花費較高的經濟成本,其中也有些父母因競爭激烈、工作繁忙而將子女送到寄宿製全托班,故收費也相應較高。
  調查中不少家長較集中地表示了對學校尤其是高等院校收費過高的質疑和擔憂。一些被訪反映,住宿費由家長負擔也就罷了,但現下連水電費也全轉嫁給學生,不給水喝,非讓買淨水;想直接考英語四級還不行,非讓學生付費先考三級硬賺錢;不願意選修的課程,只要付足費,不去上課也可透過等不合理現象普遍存在。
  由於上大學的費用十分昂貴,一些下崗、提前退休或經濟條件較差的被訪者對子女能否接受最好的教育表示憂心忡忡,一些家長述說因自己難以為孩子提供較好的經濟保障而只能讓子女讀技校、中專,以至現下就業困難等。還有些家長及其子女為來上海大學就讀的貧困地區的學生鳴不平︰“他們真是太苦了,每天只能吃兩頓飯,沒有錢買菜,僅買個饅頭啃”。
  3、訊息化和社會保險成本凸現
  訊息化時代的電腦器材/碟片、手機、室內設計, 辦公室室內設計, 裝修公司, Office Interior Design, Home Interior Design, Decoration Design 心理輔導| 心理醫生| 催眠治療| 抑鬱症| 焦慮症| Anxiety| 家務助理 Counseling| Counselling 搬屋公司 上網等經濟成本是以往的調查未涉及的領域。本研究的統計結果報告,年均子女購買電腦/手機及電話/上網等訊息/通訊費自幼托期的317元到高中已達2 500元,其中手機/電話/上網費最高的達六、七千元。而實際上此項支出還不完全,因為父母給予的零花錢、親戚朋友給予的壓歲錢,也有一部分被孩子用於支付購買音響、電腦耗材或支付手機、上網等費)。按本研究的統計,零花錢和壓歲錢兩項人均年進賬達2 300多元(最高達40 000元)。因此,子女年均用於訊息、通訊的家庭支出遠超過2 000元。
  而隨著教育、醫療、就業和養老等社會福利制度的改革,家庭的保險意識日漸增強,父母常常更關注子女的健康、保健和教育保障,重視購買相關保險,不少學校也組織學生集體參保。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父母為不同階段孩子醫療、保健和保險所支付的人均年費用都在1000元以上,其中學前兒童在2 300-2 500元上下。
  4、成年子女潛在的延伸成本難以估量
  中國父母不僅大多全額承擔未成年子女的吃、穿、用和教育、醫療等費用,滿足孩子的娛樂乃至時尚消費等需求,而且似乎約定俗成地要操心成年子女結婚以及未就業子女的繼續教育、醫療和零花錢等費用。近年社會勞動力的過剩使一些低學歷、少技能的子女擇業、就業十分困難,一些家長還反映子女高不成低不就,整天無所事事,不積極設法謀職,單位路遠的不願去,工作辛苦的不想去,靠父母微薄的薪水過日子,令父母嘆息不知哪天才可出頭。
  而隨著住房的商品化、貨幣化,成年子女尤其是兒子的結婚住房成本也成為不少父母新的焦慮和沉重負擔。調查結果顯示,除了子女尚幼而未考慮此事的外,三分之一以上有兒子的家長認同應全力幫助解決住房費用,無兒子的父母也有15%認為應盡力承擔女兒的住房費用。其中部分家庭已為待婚子女的結婚用房付出了3-50萬的成本。對88位不在讀的未婚子女調查結果也顯示,只有48%的兒子和42%的女兒自信個人有能力承擔結婚、買房等費用而無須父母資助,但仍有62%的兒子和37%的女兒首肯結婚時父母會在費用上資助自己。  
  附(3)  
  我們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即使不在讀的未婚子女,85%仍需要父母支出部分乃至全部生活費。其中除了租房/購房費外,最高的費用是在家吃飯(年均4 000元),加上服裝、手機/上網以及零用錢等,每年人均仍要父母支出14 000多元,可見父母經濟負擔之重。
  5、生養孩子到不同階段的總經濟成本驚人
  表4顯示,在子女各階段的年撫養成本都在13 000-19 000元,高等教育階段的人均經濟成本更達27 000元。由於不可能進行追蹤調查,我們僅以去年的物價水準和家庭支出來對孩子的總經濟成本進行估算。表5反映了以2003年的物價水準,從父母孕育起到不同的階段,家庭生養一個孩子究竟要花費多少經濟成本。
  從直接經濟成本看, 0-16歲孩子的總成本將達25萬元左右(即0-16歲子女2003年的人均支出相加之和),遠高於以往同類研究的估算結果。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則高達48萬,倘若將未婚不在讀的子女都計入的話(0-30歲子女2003年的人均支出相加之和),則將上升到49萬元,可以說子女經濟成本的增長速度驚人(未含親朋好友/社會贈送/資助/學校免費等5-6萬費用)。如再加上孕產期的支出以及從孩子孕育到成長過程中父母因孩子誤工、減少流動、升遷等自身發展損失的間接經濟成本就更可觀了。
  孩子養育總成本過高反映了一些家庭的支出架構不合理,除了前述的高額擇校、贊助、家教、補課、交通、通訊費外,不少家長不惜重金給孩子購買名牌服裝(年最高服裝費為15 000元),辦盛大盈月酒、過豪華生日(最高為28 000元),子女零花錢最高也達12 000元。
  家庭支出架構的不合理還反映在子女花費的絕對和相對數均遠高於父母。由於大多數家庭只生一個孩子,父母在子女身上的花費總是第一位的。根據被訪的估算,除了不在讀的外,不同階段孩子的費用在家庭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在39-52%左右(見表6)。
  不少父母自己收入不高,但為了孩子的營養、受教育、過生日乃至出國、結婚,寧願自己省吃儉用、傾其所囊甚至借錢舉債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其中四分之一家庭的子女經濟成本占夫妻總收入的50%以上,最高的甚至是夫妻總收入的近7倍(倚賴父母累年的積蓄或他人贈送/資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p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